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 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我的教育通行证|loading...
教育云应用
无障碍浏览 尊龙凯时APP
精华博客
  • 道歉不等于简单的对不起
  • 让英语课堂“活”起来——一位小学英语
  • 期中测评反思
  • 魔方来袭:课间“大作战”
  • 成年的孩子不干家务活咋办
  • 同过母亲节
  • 从春天开始 聂星寒
  • [童诗] 母亲是这样的人
推荐作文
  • 心急的小老鼠吕梓琪
  • 《时针上的游园》黄灏宸
  • 读马伯庸先生《长安的荔枝》苏心悦
  • 苔痕里的春天黄灏宸
  • 有志者,事竟成郑雨菲
  • 翻过那座山苏心悦
  • 那一刻,我真的长大了!李若滢
  • AI绣山河 人文引经纬苏心悦
  • 懂得王琸珺
  • 母亲的爱从未改变王琸珺
  • 那抹绿色王琸珺

以新职业培育就业增长新动能

2025年05月14日 09:00 中国教育报
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

新职业是产业变革的晴雨表,更是就业增长的新引擎

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加速,职业体系将持续演化

在产业变革与科技进步的浪潮中,职业版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塑。近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。这是自2019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第7批新职业,也是新增工种数量最多的一次。从“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”到“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”,从“黄金鉴定估价师”到“服务犬驯养师”,这些新职业的涌现,不仅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,更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路径,成为培育就业增长新动能的关键所在。

新职业是产业变革的晴雨表,更是就业增长的新引擎。当前,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此次新增职业呈现出鲜明特征:一是与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契合,如人工智能相关职业的兴起,正是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;二是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个性化需求,整理收纳师、服务犬驯养师等职业应运而生;三是体现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趋势,黄金鉴定估价师等职业的出现,让专业领域的服务更加精准。

统计显示,自2019年至今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累计发布93个新职业,职业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日趋完善,这一过程充分彰显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潜力。新职业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凸显,已然成为重要的增长点。然而,要让新职业真正发挥就业带动作用,构建完整的支持体系迫在眉睫。

完善制度保障是基础。当前42个新工种仍存在标准空白,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,亟须加快职业标准开发与技能认证体系建设,应参照《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(2023年版)》,建立“行业龙头企业牵头、行业协会参与、政府部门指导”的标准制定机制。同时,在职业伤害保险试点、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。例如,浙江省已率先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,这一做法值得推广。

当前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发展,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“错位”现象。对此,可从三方面突破: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,按照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要求,优化调整高校20%学科专业,新设适应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;创新培养模式,如北京理工大学与百度共建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采用“双导师制”,培养出的毕业生供不应求;强化实践能力培养,提升企业实践学分占比,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职业的需求。

高校应引导毕业生树立动态职业观。拓宽视野,关注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;提升复合技能,如电子电路设计师需兼具硬件开发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;增强职业适应性,把握“数字游民”等新型工作形态机遇。湖南某高校毕业生在凤凰古城从事旅拍定制,通过“短视频+个性化服务”模式实现年收入超30万元,就是观念转变成功的典型案例。

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加速,职业体系将持续演化。未来技术融合将催生更多新职业,如无人机物流调度师、脑机接口工程师等;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新需求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、家庭健康管理师等职业将兴起;绿色发展创造新岗位,碳资产管理师、清洁能源运维员等职业前景广阔。

新职业的蓬勃发展,既是经济活力的生动体现,也是就业增长的重要支点。面向未来,构建“三位一体”的发展体系至关重要。政府部门应建立新职业动态监测机制,搭建就业大数据平台,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;高校要深化“新工科”“新文科”建设,设立微专业、跨学科课程模块,培养复合型人才;企业需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,共建产业学院、实训基地,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。一些地方启动了“未来职业能力提升计划”,通过政府—高校—企业协同培养新兴产业人才,为这一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探索。

唯有构建完善的职业发展生态,才能让新职业从“应运而生”迈向“引领发展”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

(作者裴晓涛系尊龙凯时商学院党委副书记、教授)


文: 责编:樊亚蕾 | 打印
阅读下一篇
返回新闻首页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© 2001 - 现在 版权所有:尊龙凯时信息网 地址:尊龙凯时市南阳路314号    豫ICP备10019805号-1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71-63951012   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zzeduts@126.com